11月11日晚上,由清华大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现代治理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论坛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2023年会议系列活动之一,以“现代化建设与全球公共治理”为主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中国民间商会会长高云龙,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李宝荣,巴理克黄金公司董事长、亚洲协会联席理事长约翰·L·桑顿(John L.Thornton)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主持开幕式。
随后举行了两个论坛。论坛一聚焦“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发展”,论坛二聚焦“公共治理与全球治理”。本篇主要介绍论坛二,并分享嘉宾观点。
论坛二由清华公管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主持。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际荣誉院士、世界艺术与科学院荣誉院士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作主旨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求是书院院长严金明,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Danny Quah),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在论坛上发言。清华公管学院院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朱旭峰作论坛总结。
彭宗超主持论坛二
江小涓作主旨发言
江小涓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治理问题”为题作主旨发言。她从中国治理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和演进引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国情特点和目标特征,对国家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之后,她从国情特点、发展目标、治理要求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发挥好优势,也要面对新的挑战,要求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伊琳娜·博科娃作主旨发言
伊琳娜·博科娃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挑战”为题作主旨发言。她指出,中国已经系统地拥抱和贯彻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进程令人担忧,仍需加强国际协作,采取有力行动,确保人类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可持续的未来。她建议,应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普及教育,让人人都能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等方式推动高等教育进步。
严金明发言
严金明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题发言。他指出,数字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市场失灵的理论带来了挑战,政府需要超越传统的经济治理思维来重新审视数字经济治理。他结合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特点,重点从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实践成效、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完善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二是要建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体系;三是要加强数字经济监管;四是要推动数字经济开放合作。
柯成兴发言
柯成兴以“国家现代化与现代互联治理的挑战”为题发言。他指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高效的现代化治理,需要应对三类挑战:一是各国国内的挑战,各国需要通过公共治理和公共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的交付体系,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二是合作中的挑战,包括提升全球的公共健康、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确保全球安全等。三是对抗中的挑战,即面对当今互联互通的世界,各国因觉得处在零和博弈中而不愿合作。
薛澜发言
薛澜以“关于全球治理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为题发言。他表示,全球治理研究纳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应对诸多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在学科建设的思路上,一要灵活运用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全球治理问题的本质,二要深入认识当前全球治理的现状和困境,三要积极探索全球治理创新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四要用开放的心态加强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
朱旭峰作总结
最后,朱旭峰作论坛总结。他对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表达了谢意,并对大家的观点进行了梳理:第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增长问题,还需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二,在新兴技术时代背景下,政府公共治理需要以主动敏捷方式寻求现代化的变革,需要重新思考政府治理秩序的构建,以及多种治理手段的平衡;第三,全球治理进入新阶段,各国围绕占领科技高地展开一系列的竞争与合作,重塑国际治理格局。他指出,当今国际局势跌荡起伏,发展鸿沟不断拉大,深入研讨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理论创新和实践方向,对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嘉宾合影
论坛二会议现场
供稿丨论坛宣传组